對事物的思考就像是挖取化石一樣,首先要在可能的地方探測,當發現了一個可能的目標,就必須要開始設想,這一個化石的大小是多大?它的形狀是怎麼樣?他埋藏在土中,未見到的部分是以什麼樣的姿態存在?
於是要開始畫出一個範圍,這化石的主要部分都在這一個區域裡面,但不限於這一個區域,然後開始沿著已發現的部分,逐步地清除不相關的泥沙土,有部分的化石會直接相連在一起,有部分不相連的化石,可以根據骨骼可能的排列方式,在附近找到,當把所有的輪廓都發掘出來之後,就可以根據整體的狀況來進行研究與思考。
這是一種思考的方式,另外一種方式,就必須就有限的資料進行判斷,你無法瞭解全部的情勢為何,那可能是無法去獲得的資訊,或是尚未發生。就如同鄧小平的摸著石頭過河一樣。
1 則留言:
Google的佩吉在博士班的時候,剛開始並不是很確定想要作什麼東西,於是他有了一個想法,就是把網路上所有的東西都下載到自己的電腦,他當時跟指導教授說,只要兩個禮拜的時間就夠了(Jung:這是表示史丹福的網路很快,還是代表了佩吉想像中的網路世界小了很多,換到現在,會有人也有這樣瘋狂的想法嗎?),過了一年之後,佩吉發現在這一年當中,他也只是下載了一部份而已。
佩吉的作法,就是想要廓清網路世界的所有邊際。
張貼留言